中文 EN

接受长期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的膈肌功能模式:一项前瞻性
2018-11-08 16:07:06
       背景
       膈肌功能是ICU患者脱机的主要决定因素,影响机械通气时间。目前,ICU患者已见两种膈肌功能障碍(DD)的模式。第一种为,就像所有器官一样,在很多转入ICU的患者中观察到休克相关的器官衰竭,其中就包括膈肌。64%转入ICU的患者存在这种DD,它取决于脓毒血症和疾病严重程度,导致死亡率增加。第二种为,患者转入ICU时未见DD,但在ICU入住期间发展为DD。这可能是ICU获得性神经肌肉疾病的结果,也可能是机械通气本身导致的负面后果,表现为时间依赖性的膈肌力量下降,被称为呼吸机诱导的膈肌功能障碍(VIDD)。
       既往研究仅聚焦于其中一种模式,关于两种模式的分布和发生率目前尚无人体数据。
 
 

       摘要
       目的:描述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时间趋势。
       方法:在两个ICU内开展一项为期6个月的、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在插管24h内(Day-1)以及之后每48-72h进行观察。通过双侧颈前磁刺激膈神经诱发的颤搐性气道内压(Ptr,stim)来评估膈肌功能。膈肌功能障碍(DD)被定义为Ptr,stim < 11 cmH2O。纳入机械通气时间≥5天的患者,分析Day-1和最后一次测量的Ptr,stim。
       结果:共纳入43例患者。79%的患者在ICU入住期间某一时间点发展成DD:23例(53%)患者在开始机械通气时即已存在DD,其中14例(33%)的DD持续存在,9例(21%)的膈肌功能得以改善。在开始机械通气时未出现DD的20例(47%)中,11例(26%)在入住ICU期间发展为DD,9例(21%)未出现DD。与从未存在DD的患者相比,不论是开始机械通气时还是在入住ICU期间发展为DD,患者的死亡率均更高(35 vs. 0 %, p = 0.04)。与从未存在DD的患者相比,开始机械通气时即出现DD并持续的患者,其机械通气时间更长(18 vs. 5 天, p = 0.04)。与Ptr,stim变化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线性回归系数 (Coeff.) −0.097, 标准差 (SD) 0.047,p = 0.046],PaO2/FiO2 (Coeff. 0.014, SD 0.006, p = 0.0211) 和机械通气时应用镇静药的时间占比 (每10 %, Coeff. −5.359, SD 2.451, p = 0.035)。
       结论:绝大多数机械通气时间≥5天的患者在ICU入住期间的某一时间点可观察到DD。观察到两种不同的DD模式:开始机械通气时即已存在DD和ICU获得性DD。
 
 

       重要图表
       1 研究流程图
       2转入ICU时和ICU入住期间的Ptr,stim
       1 转入ICU时研究人群的特征
       2 第一次膈肌评估和ICU入住期间的研究人群的特征
       3 主要临床结局
 
       参考文献
       Demoule A,et al. Patterns of diaphragm func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ceiving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Ann Intensive Care. 2016 Dec;6(1):75.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