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呼吸肌力量和肺功能的相关性:一项观察性研究

脑卒中是导致成年人慢性残疾的主要原因。50%-70%的卒中患者可恢复功能独立,约50%的患者在6个月内出现偏瘫。脑卒中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卒中部位。尽管肺部正常,但当疾病影响到神经系统、肌肉或胸廓时,也会出现通气障碍。
卒中后患者失去对躯干肌群的选择性,意味着他在直立位时无法稳定躯干,此时,患者的腹肌功能分离,无法辅助上身移动躯干。因此,患者在应用一侧腹肌侧曲或旋转时,无法维持躯干伸展。这种改变不仅存在于与躯干控制直接相关的肌肉,还见于呼吸相关的肌肉。因此我们假设,卒中患者躯干肌肉的神经元激活改变,还可能影响膈肌活性,导致呼吸有效性下降。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呼吸肌力量和肺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观察性、定量性及描述性研究方法,纳入23例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采用躯干功能障碍量表(TIS)评估躯干控制能力;应用最大吸气压(MIP)及最大呼气压(MEP)评估呼吸肌力量;应用肺功能仪测量最大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及Tiffeneau指数。
结果:TIS与PEF (r=0.489, p=0.024)及TIS与MEP(r=0.517,p=0.016)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其他肺功能指标则与TIS不相关。
结论:脑卒中患者的躯干控制与呼吸肌力量明显相关,尤其是呼气肌力量,但躯干控制似乎与肺功能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