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

膈肌强化训练对血管生成素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2018-05-28 15:04:25
 

 


       哮喘患者的吸气肌负荷增加。气道阻塞会增加阻力和每次呼吸需克服的阈值负荷。管理哮喘患者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缓解症状,尤其是呼吸困难。因为呼吸肌功能受损会导致呼吸困难,所以呼吸肌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多重机制导致呼吸负荷和呼吸能力不平衡,继而引起呼吸肌功能障碍。众所周知,哮喘发作时呼吸负荷增加。但通气失败还可能源自呼吸泵无法产生足够的胸内负压。过度通气会增加呼吸肌的负荷,并影响其产生负压的能力。

       哮喘的多种炎性标志物可以通过诱导活性氧的产生而导致肌浆球蛋白和肌丝调节蛋白的氧化损伤,最终导致膈肌收缩力下降。其中,血管生成素通过新血管形成和现有血管重建而造成不可逆的气道阻塞,在许多病理性血管增生中起重要作用。

      既往研究显示,短期的膈肌训练已被证实可以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急诊就诊次数、住院天数和缺勤天数,还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及可能出现的哮喘症状。
 
目的:评估哮喘患儿的膈肌厚度、移动度和疲劳,以及膈肌强化训练对肺功能和膈肌功能的影响。

方法:纳入45名哮喘患儿和12名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研究。根据GINA指南(2015)评估疾病临床严重程度,评估肺功能和血清血管生成素水平。通过测量最大自主通气(MVV)前后的表面膈肌肌电(sEMG)来评估膈肌疲劳程度。用超声检查评估膈肌厚度和移动度。进行为期10-12周的膈肌强化训练,每周两次,训练结束后重新评估肺功能和膈肌超声。

结果:与对照组(10.4±1.31mm、12.05±2.23mm)相比,哮喘患儿的膈肌厚度(9.28±1.88mm)与膈肌移动度(11.06±3.82mm)均显著性下降(p <0.05);与完全和部分控制的哮喘患儿相比,未控制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受损更为明显。血清血管生成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肺功能、膈肌厚度和移动度呈负相关。最大自主通气后的sEMG指标,包括幅度和频率,均显著下降(较基线分别下降18%和12%),说明存在膈肌疲劳。短期膈肌强化训练后,哮喘患儿的肺功能、膈肌厚度及移动度均显著增加。

结论:膈肌厚度和移动度受到哮喘的影响,与肺功能和炎症指标相关。膈肌强化训练可通过增加膈肌厚度和移动度,有助于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
 
表1.膈肌强化训练前后的肺功能

 

表2.膈肌强化训练前后的膈肌厚度和移动度

 

图1. 哮喘亚组患者的血清血管生成素水平

 
参考文献
Eman M Fouda, Mahitab Morsy, Safaa K. Mohamed, et al. Ultrasonography Assessment of Diaphragm in Asthmatic Children and Effects of Diaphragm Strengthening Exercise on Angiogenin Level and Pulmonary Functions [J]. Int J Pul & Res Sci,2017,5(3):74-83.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