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

北京全面实施“医药分开” 广东公立医院准备好了吗?
2017-04-11 14:13:26



▲4月8日,市民在北京协和医院观看医改相关介绍。 新华社发
 

北京医改新政昨天落地,36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与医药分开改革

      4月8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实施,36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与医药分开改革:取消挂号费、诊疗费,改收医事服务费;同时采取“一升两降”的价格调整,即上调床位、护理、一般治疗、手术、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价格,降低C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并通过配套取消药品加成和药品阳光采购降低了药品价格。北京医改能让老百姓最先感受到的还是药品价格的变化,据北京市发改委负责人预测,药品价格的平均降幅将在20%左右。

       北京医改,牵动人心。对于已经铺开全省综合医改的广东,是否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7月1日前,广东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这也意味着以往占比较高的药品将真正实现零差率销售,公立医院真正准备好了吗?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可能还会带来哪些问题?、

问题1

医院收入“窟窿”能补起来吗?

       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这是公立医院改革中最受关注的环节。此次广东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明确要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和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方式予以补偿。那么,医院收入的这个“窟窿”能真正补起来吗?

       2016年,中山成为国家级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同年12月1日,中山市人民医院正式实施药品、耗材零加成,与此同时,还降低了大型医用设备检查(10%)、降低大型医院设备检验价格(6%),同时上调技术服务费用,包括诊金、手术费、床位费、护理费和传统中医医疗服务收费,即“四降五升”。

       中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袁勇表示,患者以前看一名主任医师只需9元(含8元诊金、1元挂号费),现在诊金上调至20元,加上1元的挂号费,患者需要支付21元;看一名副主任医师则需支付16元。

那么,效果如何呢?袁勇说,其实患者感受很明显,“比如有些慢性病人,一次会开一个月的药,如果以前他花1000元,现在应该只花800多元。”

       不过,这样的改革也给医院运营带来直接影响。袁勇表示,对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省里定的是“811”原则,即80%靠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来填补,10%靠政府投入,10%需要医院节约自身运营成本来解决。可几个月下来,这种填补“窟窿”的方式还是有所欠缺,据核算,从试点改革到现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平均每月减少逾500万元收入。

       袁勇认为,取消药品加成,对于大型的医院影响越大,因为大型医院疑难杂症多,药品和耗材更多,影响就更大,小的医院可能影响小一些,因为药品并不是它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戎利民表示,目前该院药品占比在45%-47%,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疗收入会直接减少,医院已经做好准备,从节流、科学化管理和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下功夫。

问题2

新政会否加速“药房社会化”?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取消药品加成后,可能会加快医药分离、药房社会化。事实上,目前广东也已经有医院开始实行医药分离。

       对此,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原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公立医院始终是要保持公益性、为老百姓服务的医院,不会因为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就放弃对药品质量的管理。

       林曙光表示,虽然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的比重看起来很大,可其实医院花在药品上的钱也不少。以省人民医院的药品管理为例,为了更好地保存药品,医院建了三四个不同条件的库房,保证不同药品保存所需要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而且所有的药物储存都是有监控的,差不多临过期了,系统都会有提醒警告,到过期了会及时清理和更换。“如果药房社会化,由社会资本来管理,药物储存条件能不能保证?”林曙光表示,任何一个医院管理者,都有责任和义务把药品的质量管理好。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药房分离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其合作的药店是国企,也是以前该院的药品供应商之一,所供应的药品也统一在全省的阳光采购招标平台上采购,同时医院还会对整个发药环节进行监控。

       对于不少医院担心的“取消药品加成,医院收入减少”的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玲则表示,取消药品加成只是公立医院改革中的一个环节,“其实所谓的医院亏损都是可以化解的,医院永远都有办法把收入拉上去,药品加成的收入没了,可以通过技术、服务等多方面增加收入。”李玲表示,其实改革的关键点就是让医院不要老想着创收,要回归公益性,让医生回归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能。

       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提到,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同时推进,让医院和医生迸发内在的控费动力。据悉,广东将实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鼓励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DRGs)方式,推进支付方式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

廖新波:

北京医改新政 或影响就医格局

       北京医改落地,将有哪些影响?对广东有哪些参考作用?8日下午,记者专访了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廖新波表示,北京医改前进了一大步,可复制性很强,主要是使医生的看病价值增加,医院通过开药获利之路完全堵死,甚至变成成本中心和亏本经营;通过大型检查获利来弥补“零加成”的“想法”大打折扣;由于大医院医生本来的劳动强度就已经超荷,不可能再通过“薄利多销”弥补亏损。因此,北京新医改政策也许会对目前就医格局引起一些变化,但更多的是因医院成本结构与盈利结构的政策变化带来的管理策略变化,对根本解决看病难与贵不会有根本性的转变。

       廖新波表示,北京医改新政可能会带来几个方面短期影响:首先,“虚荣”的门诊量估计会“减少”,因为百姓会计较增加的“医事服务费”,不轻易挂几次号;其次,二级医院面临挑战——何去何从,转左或转右:转左,发展为三级医院难度大;坚守,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和政府有力的补缺,难以为继;转右,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技术受限,医生价值难以发挥,加上病人所需要的药跟不上,患者返流回大医院,医生或许面临去留的压力更大。

对话

医院院长:

期待三医联动 医改别只盯医院

       对于公立医院改革,专家和业内人士都有着共识,那就是三医联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袁勇多次强调,“改革需要医药、医疗、医保联动起来才能改好。”比如“医药”领域的改革,很多地方开始推行“两票制”,挤掉药品在流通领域的“水分”。

       这一说法得到不少院长的认同。一位公立医院院长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医改不能只盯住医院,还有已经市场化运作的医药体系和人社部门管辖下的医保体系,“多方利益都考虑到,各方都让一步,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唐卫红 转载自金羊网站


原文发布时间:2017年4月9日

返回列表